-03-:06
浙江新闻客户端
见习记者马赛洁通讯员方祺市委报道组陈迁
编者按:年12月25日,杭*铁路开通,建德与杭州开启“38分钟时代”。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人文,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严州府,已近在咫尺。浙江新闻杭州频道推出38张“建德面孔”特别报道,请38位建德代言人告诉你,这个浙西名城的独特魅力。
建德市婺剧团团长洪建波
人物名片:洪建波,浙江诸暨人,12岁开始学习传统戏剧,年加入建德婺剧团,至今已33年。建德婺剧团现有团员60余人,曾多次赴法国、西班牙、新加坡等国家演出,两次登上亚运会舞台。
年,建德婺剧团成立于新安江,风风雨雨走过五十余载。在洪建波看来,建德戏剧元素早已存在于当地人的血液里,“建德人都喜欢听婺剧”。
洪建波自幼学习京剧,“京剧和婺剧在历史上有所渊源,唱腔颇为相似,给我一种亲切感。”
“不是我自夸,听婺剧一定要来建德,学婺剧也要来建德。”洪建波骄傲地说,在六十余位团员中,近三分之二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力量。
“高铁开通了,我们建德文化走向世界的路也更近了。我希望新时代的建德能加大对文化的扶持,做好发扬传承工作!”
建德天罡拳第四代传人俞宝麟
人物名片:俞宝麟,年出生,建德寿昌人,生于武术世家,6岁开始学拳,年被评为建德天罡拳第四代传人,年成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罡拳继承人,现任建德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建德市天罡拳协会主席。
天罡拳有多年的历史,清朝时传入建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风靡一时。“这几年越来越流行,年轻人和老人参与的最多。”
俞宝麟经营着一家武道俱乐部,从年开始,连续三年拿下香港武术比赛南拳类金奖,每年的培训人数超过人。
作为省级非遗继承人,俞宝麟希望能够在传承上做些什么。这个想法,得到了建德*府的帮助。“天罡拳有机会被引入学校,作为兴趣课程的一种,供学生选择,开设一定课时,教授一些基础知识。”
俞宝麟最近正在做天罡拳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他觉得,建德山清水秀的美名已经远播,希望有一天这里的文化能走向世界,也能成为建德的标签之一。“人们可以来看好山好水,还要记得来体验和体会武术文化带来的乐趣。”
著名书法家程少凡
人物名片:程少凡,号严陵散翁,年出生于建德梅城。他八岁习书法,师承书法泰斗沈尹默先生,曾任孔氏南宗府书画院院长,浙江逸仙书画院画师,是我国著名书法家、诗人,作品被誉为“凡书体”。
程少凡记忆中的梅城热闹繁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青山绿水相映衬。“这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闲时,程老总会和伙伴们一起练练书法,教大家一些书法技能。自古以来,沿袭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的字体文脉,建德人每家每户都爱写写画画。
近年来,随着交流越来越便利,建德书法呈现出不一样的升级与多样性。建德的“38分钟时代”,是程老心中文化列车前行的方向。“建德不缺文化底蕴,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来感受,使之流传。”
“建德人牙”馆讲解员祝冬根
人物名片:祝冬根,年出生,建德李家镇人,曾任职小学教师40年,自年6月起,在国家级重点文物单位“建德人牙洞”遗址担任管理员及讲解员。
说起乌龟洞,祝冬根就滔滔不绝起来。“这是浙江省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原始人遗迹,和北京山顶洞人遗址一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三年前,祝老还是一名退休教师,而现在,他负责起了“建德人牙洞”所有的管理、接待和讲解工作。
一个遗址有什么样的魅力?在祝老看来,这是一份对本源的追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时刻求索,河姆渡、马家浜、良渚文化……现在,建德成了这一切的源头。
“这是一种神奇的魅力,它提醒我们要更加重视自身文化,我也相信它有足够的吸引力,让这个世界来了解浙江的发展历史。”“38分钟时代”的建德,对祝冬根来说,意义更加深远。
五加皮酿酒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钱建华
人物名片:钱建华,建德梅城人,18岁进入酒厂学习酿造工艺,至今近40载,年成为致中和五加皮酿酒技艺第七代传承人,年被评选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严东关五加皮酿酒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获得首届浙江工匠、杭州工匠称号,现任浙江致中和实业有限公司厂长。
五加皮酒有年的历史,源自建德。起初,老百姓出于祛湿的养生需求,利用这味中草药酿酒。现在,喝一口五加皮已经成为建德人的一种习惯。
酿酒是一门技术活,同时也靠所处的土地滋养。建德所处的经纬度、气候条件、水系水质、粮食品质等因素,决定了这里会成为一个优秀的酿造地。另一方面,*府对生态的重视程度,让钱建华对酒厂的出品质量非常自信。
酒香不怕巷子深,钱建华并不担心建德的“成名之路”。“我们的文化丰富多彩,高铁开通后,不仅建德走向世界,同时可以带更多人来到这里,喝好酒,看山水,品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