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珙桐花
每年春末夏初,珙桐花从初开到凋谢色彩多变,初开时为玉白,盛开时为牙*,凋谢时为浅绛。可谓一树之花,次第开放,异彩纷呈,所以,人们称赞它为“一树奇花”。
峨眉山:世界珍稀物种的天堂
在峨眉山伏虎寺正殿的左侧,有一座华严宝塔亭。亭内有一座紫铜古塔。塔高5.8米,14层。该塔铸造于明万历十三年(公元年),由永川信士万华轩施铸。原存圣积寺,故称“圣积寺铜塔”。又因塔身铸有《华严经》全文,故又称“华严塔”。华严宝塔亭下有虎泉,泉水淙淙,终年清澈,泉水边生长着桫椤树(学名:Alsophilaspinulosa(Wall.exHook.)R.M.Tryon)。这种像地球一样古老的木本蕨类,又称“峨眉树蕨”,是1.7亿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中至今仅存的几种植物之一,其珍贵性、稀缺性不言而喻。桫椤树看上去有点像椰子树,树高一般不超过3米,树干古朴浑圆,树顶部长满了修长飘逸的羽状复叶,叶片由无数松针似的小羽叶构成,看上去曼妙多姿。
关于峨眉山桫椤树,在《峨山图说》中就有记载。该书是最早的峨眉山志,由湖南籍诗人、画家谭钟岳受命专门为光绪皇帝撰写,并由顾复初题写书名。清光绪十八年(公元年),《峨山图说》几经蹉跎,终于在成都会文堂镌刻出版。这是峨眉山历史上最全面、最详细、图文并茂的珍贵资料。可惜光绪皇帝国事繁忙,最终还是无缘来峨眉山。谭钟岳在《附录纪胜杂诗三十六首并序》中写道:“古德林连接御亭,参天乔木四时青。行人竞指高僧种,一树桫椤一卷经。”并补充道:“由清音阁至古德林桫椤树最多,叶色青秀,大异寻常。明洪济和尚种一树,诵《法华经》一字,一礼拜。按字计株,六万九千七百七株,至今树亦皆仙。有接御亭,明时颁旨建修故名焉。”这说明迟至明代,桫椤树在峨眉山就有僧人带头人工种植(移植)。
桫椤树和万年前遗留下来的珙桐(学名:DavidiaInvolucrata)都是著名的植物活化石,作为我国八大濒危珍稀植物之一,桫椤树和珙桐早已于年被我国*府正式列为一级重点保护对象。
峨眉山桫椤树
最先在四川宝兴县蜂桶寨发现大熊猫,并制成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标本向全世界介绍的法国传教士吉恩皮埃尔阿尔芒戴维(JeanPierreArmandDavid,年~年),于公元年首先在宝兴县穆坪镇发现了珙桐。这种植物花开时节,洁白硕大,犹如满树飞舞的鸽子,于是,戴维亲切地称它为“中国鸽子树”。这位自幼酷爱自然,又对探险活动一往情深的年轻人,36岁那年被法国天主教遣使会派往中国,他把主要精力放到了三次在中国内地的科学探险之中。最为卓著的经历,就是在宝兴天主堂任神父期间对大量植物及其生态的科学描述,而对属于全世界自然财富的稀世珍宝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的发现,使其光辉的科学成就达到了顶点。时隔三十年(公元年),英国威奇安公司委派美国人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ErnestHenryWilson,年~年)来华寻找珙桐,这位曾著有《一个植物学家在华西》(再版时改名为《中国——花园之母》)一书的植物学家,于年将其物种引入英伦半岛,遂引起轰动。美国总统罗斯福(FranklinDelanoRoosevelt,年~年)入主白宫期间,曾拥有一棵珙桐,视为至宝,无比珍爱。他将此树作为幸运的象征,并时常向人夸耀。后来由于气候原因,这棵珙桐日渐枯萎,爱树如命的罗斯福十分着急地对外宣称,愿不惜重金再购买一棵珙桐。一位四川大学的教授闻言,便电告罗斯福总统,这种树在四川峨眉山上很多,罗斯福喜出望外,立即派爱子远涉重洋从峨眉山上移植了一棵珙桐。从此,珙桐便在新大陆的土地上开始繁殖起来。
峨眉山珙桐
珙桐为落叶乔木,一般高十数米,长有圆锥状婆娑树冠,绿叶呈宽卵形,叶子背面长有浓密的白绒毛。我国西南地区的许多地方都生长有这种树,但像峨眉山这样大片密聚的情况却十分罕见,从慈延寺到遇仙寺长达七八公里的山道两旁,蔚然成林的珙桐数以千计。
每年春末夏初,珙桐花从初开到凋谢色彩多变,初开时为玉白,盛开时为牙*,凋谢时为浅绛。可谓一树之花,次第开放,异彩纷呈,所以,人们称赞它为“一树奇花”。当山道两旁的珙桐树千花竞放,犹如万千白鸽在绿林间翻飞,花序下两片纯白的苞片酷似鸽子的双翅,紫红的花序像鸽头,*绿的柱头像鸽嘴,难怪戴维把它形象地叫做“鸽子花”。而峨眉山的僧人却觉得珙桐花长得像普贤菩萨白象坐骑的双耳,因此,又把它叫做“象耳花”。
峨眉山美容杜鹃
峨眉山最具代表性的花是被誉为“花中西施”的杜鹃,佛经把杜鹃花称作“桫椤花”。据《阿含经》记载,比释迦牟尼更早成佛的毗舍婆就是在这种花下悟道成佛的。曾于年至年间五次来华的亨利威尔逊,第二次来华在峨眉山发现了大片繁茂的杜鹃,尤其是峨眉山特有的珍品波叶杜鹃(学名:RhododendronhemsleyanumWils.)。
杜鹃为落叶灌木或乔木,簇生着椭圆形碎叶。峨眉杜鹃共有30种,大钟杜鹃素以花大色丽蜚声海内外,钟形花冠硕大丰满,花色淡紫,紫中透亮,是峨眉杜鹃紫色花系中的上品;问客杜鹃是名贵的高山*杜鹃,繁密的花朵微带芳香,花冠呈*色或淡*色漏斗形;而美容杜鹃则以最长大的叶、大如锦盘的红花冠压群芳,被赞叹为“杜鹃皇后”。正如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的那样:“峨眉山以其物种繁多、种类丰富的植物而闻名天下,从亚热带植物到亚高山针叶林可谓应有尽有,有些树木树龄已逾千年。”
这是令人神往的植物学的峨眉山。作为动物学的峨眉山,其物种也同样十分丰富。
峨眉枯叶蝶
在伏虎寺外,我们便可以看到著名的蝴蝶——峨眉枯叶蝶。每到春夏之际,伏虎寺周围不但山花烂漫,风景宜人,而且世界著名的蝴蝶稀有品种枯叶蝶,成群地飞翔于寺内外,为伏虎寺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与光彩。峨眉枯叶蝶属于中华枯叶蛱蝶,拟态逼真,身长4厘米左右,除伏虎寺外,也出现在报国寺、善觉寺、万年寺、清音阁一带。飞舞时,露出翅膀的背面,前后翅点缀着白色的小斑点,前肢中部横有一条金色的纹线。枯叶蝶的腹面为古铜色,秋天时特别像枯叶,它有一条纵贯前后翅中部的黑色条纹,像树叶的中脉,停在树枝上,很难分辨出是蝴蝶,还是树叶。峨眉山另一种著名的蝴蝶是美丽的峨眉金凤蝶,金凤蝶是大型蝶类,双翅伸展后宽约9厘米,它的全体染上了明洁的金*色,双翅外缘有黑色宽带,中间有一列*色新月斑,飞舞起来就像一朵在空中滑行的鲜花,所以又被称作“会飞的花朵”。
峨眉山灵猴
峨眉山最惹人喜爱的动物无疑是那些藏猕猴了。藏猕猴是中国特有的物种,上世纪初由法国动物学家在川藏地区发现而得名。由于峨眉山猴早已遐迩闻名,这里就不赘言了。我们还是来说一说峨眉山最富有诗意的动物——弹琴蛙吧。弹琴蛙的正式名称叫“仙琴水蛙”,它是民国年间在峨眉山大坪被动物学家张孟闻发现的,这种奇特的水蛙只有5厘米长,头部扁平,光滑的背皮棕色中略带点灰色,它的喉部两侧长有声囊,鸣唱时涨成一面小圆鼓,通过空气的振动引起共鸣,发出类似于古筝的“噔、噔、噔”的乐声,十分优美动听。弹琴蛙是峨眉山的珍稀动物,最有名的当数万年寺明月池中的弹琴蛙了。传说当年拥有一副举世无双的“明月肺肠”的诗仙李白来到万年寺,见到了好友琴僧广浚,二人在寺院前的明月池畔论琴比剑,广浚为李白弹响了高山流水般的琴声,琴声悠扬婉转,不仅让李白如沐春风,而且周围的灵蛙也被琴声吸引,终日耳濡目染,日子久了,也就学会了“弹琴”。李白为广浚的琴声深深感动,写下了他那篇著名的《听蜀僧浚弹琴》:
峨眉山弹琴蛙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随流水,遗响如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如今,万年寺前还留有“广浚弹琴处”和“李白听琴处”。只要你前往万年寺,便能一睹弹琴蛙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