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买食物时,会在包装袋上看到食品营养成分表。表格里有字母,有数字,还有百分比。那么,这些东西究竟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意义呢?
根据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规定,我国营养成分表采用“4+1”的标注模式,4表示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1表示能量。
强制在食品包装上标注营养成分的初衷是方便大家了解食品的营养,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怎么看懂营养成分表。
这个表包括以下几项:项目、含量和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NRV%),示例如下:
左起第一列为营养成分项目,除了标注国家强制要求的4+1项目之外,厂家可以根据自己食品的特点,添加标注项目;第二列表示每克或ml,或每份食物中所含营养素的量;第三列是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NRV%)。
第二列的数据比较好懂,就是单位重量/体积内,所含各项营养物质的重量/能量。相信大家都看得懂这一列,我们在此就不多说了。
第三列看上去比较复杂,会引发一个疑问:百分比究竟是怎么计算的?为什么各项数据相加,竟然不是1?为什么有些数据会是百分之几千多?
下面,我们来举例说明NRV%的计算过程。先来看看营养素参考值%计算公式:
营养素参考值%”或“NRV%”:即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是指每克/ml或每份产品中,所含某营养素(X)与其营养素参考值(NRV)的比值。专用于食品营养标签,是用于比较食品营养成分的参考值。
X:指食品中所含某营养素的量;
NRV:该营养素的营养参考值,即成
人每天摄入某营养素的参考值
Get这个公式后,我们再以下列某食品的营养成分表为例:
X=第二列数据
NRV可在附表A1中查到
我们将X和NRV带入上述公式,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能量:/≈27%
蛋白质:8.0/60≈13%
脂肪:31.6/60≈53%
碳水化合物:56.7/≈19%
钠:/0≈10%
表A.1: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的能量和32种营养素参考值(NRV)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