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要谝的是一句焉耆俗语
这句俗语里的餬涂、灢、和糨子
这三个词都很有讲头
餬涂,焉耆方言音读为
与“糊涂”相通
本义指“以粥、糊充饥”
引申指“涂抹;敷衍;哄弄”
借指“人头脑不清楚或不明事理”
餬,指稠粥或者粉加水调和煮成的胶状物
《尔雅·释言》:“餬,饘也。”
《尔雅注疏》:“餬饘,鬻糜相类之物。
稠者曰糜,淖者曰鬻,餬饘是其别名。”
灢,焉耆方言音读为
或者
本义指“稠浊、浑浊”
引申指“胶着、陷入”
或者“柔软的状态”
表示“陷入”或者“柔软的状态”时
读为三声
表示“稠”或者“油”的状态时
读为四声
《集韵》:“灢,泱灢,水浊;浊也。”
在焉耆方言语境下
“灢”有动词和形容词两种用法
动词常单用,如:“脚灢到泥巴里哩”
当形容词用时,常以“软灢灢”
“稠灢灢”“油灢灢”等短语的形式出现
如:“今儿个的馍馍蒸得好,
看上去暄暄地,一摸软灢灢地。”
“端出来的饭油灢灢地,
人一下就没胃口哩。”
糨子,焉耆方言音读为
指“浆糊”,起粘贴作用
在没有化学胶水的年代里
糨子是做鞋、贴仰承、糊窗户
粘书画等常用的粘合剂
制作糨子俗称“打糨子”
把水烧开,散进面粉,用筷子馇稠
粘性增强后放凉
就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粘合
优点是环保无异味
缺点是不防水、粘性不持久
清代李光庭《乡言解颐》卷一:
“以麦屑和水熟稠曰糨子,生稀曰面糊。”
餬涂灢糨子,是“糊涂”一词的加强版
常用来形容一个人
糊涂不明事理到极致的状态
如:“老王就是个餬涂灢糨子,
干啥事都跟脑子进水哩一样。”
“餬涂”是“稠粥”
“糨子”是“稠糊糊”
把这两样东西“灢”到一处
你说这得有多稠?得有多黏?
西南官话中的“刷糨子”指说奉承话
克非《春潮急》上:“
以为如此这般不花本钱地刷刷糨子,
灌灌米汤,便可有求必应。”
俗语“一脑袋糨子”
也是指人糊涂不讲理
歇后语“半天里抹糨子--糊云(胡云)”
“糊云”谐“胡云”,指信口胡说
也作“满天刷浆糊--糊云”
曲波《桥隆飙》一七:
“他又转身向我:‘马教导员,你来吧!
这是正经场面,
我不能满天刷浆糊——糊云哪!’”
哎,娃娃,歹歹的干活没没实吃饭躿板子硬硬的拿出跌不服输的勇气再嫑聏识在你尻子后头闲言碎语的人用青巴倝早赶早的精神,我们加油踻(wà)!爨爨的焉耆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