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糖路上糖友在饮食上都踩过“糖”的那些坑?究竟哪些食物含糖,会对血糖有影响?能不能吃,可以吃多少?这些概念的迷茫导致无从下手,有些糖友甚至一概不吃。
白砂糖,果糖,木糖醇,碳水化合物等糖或糖代物傻傻分不清楚,久而久之,养成习惯,避而远之。
单糖我们可以直接感知它的甜味,双糖或多糖食品我们可以通过“薄荷营养师”查阅成分。有些糖代物也有甜的味道却不会影响血糖,如果你明白他们的分类,在选择食品的时候就不用担心血糖“过山车”了
那么在选择预包装食品的时候,糖友们该如何分辨各类糖的“前生今世”呢?糖仁的这几招你要好好学一学:
第一招
制定糖的摄入量
食物的消化分解为葡萄糖为身体供应生命活动的能量,吃东西补充能量时必须的。有些人“谈糖色变”拒绝高糖食物,久而久之也会影响营养和微量元素的不足。
糖尿病患者要理性控糖,既补充了营养,血糖又控制平稳。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减少游离糖摄入,不超过每天总能量摄入的10%,最好低于5%。按照正常成人的能量需求计算,即游离糖摄入建议不超过50克,最好低于25克。
过量摄入游离糖,会直接导致胰岛素需求量增加,影响体重肥胖发展,继而影响慢性并发症。
每餐主食定量七至八分饱,水果一至二两;面包,饼干,奶茶饮料等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严格控制,甚至可以不吃这类。
第二招
明确“糖”的名称和种类
前面说到的游离糖和添加糖其实它们主要指同一种糖,是指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添加的糖类,具有甜味特征,主要为单糖和双糖,这类糖会被快速吸收,影响血糖波动,常见的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等。
日常饮食中经常见面的糖,你都知道吗?
存
在
于
...
??菜肴
糖醋排骨、拔丝地瓜、鱼香肉丝、、、
??调味品
白砂糖、蚝油、番茄酱、花生酱、豆瓣酱、、、
??乳制品酸奶(风味发酵乳)、奶油、奶酪、、、??饮料
奶茶、含糖饮料、乳酸菌饮料、果汁、、、
??零食糖果、甜食、面包、饼干、坚果蜜饯、、、第三招
学会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我们在家自己烹饪的时候,糖或调味品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适量选择。外出用餐的话,你品尝美味的菜肴就要当心“糖”的摄入量。在超市选购预包装食品时,背面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可以辅助辨识含糖的量。也能通过配料表看到该食品是否添加防腐剂(如:山梨酸钾等)。
配料表中标注的是该食品的全部配料,且是按含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来排序的。如果你看到该食物的配料表出现了“白砂糖、果葡糖浆、蜂蜜、焦糖色”等字眼,而且排在前头,那就要注意了。
而营养成分表,简简单单一个表格包含了许多内容
在食品营养成分(又称营养信息)一列中,标注有能量(热量)+4大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
第二列通常为每克、每毫升或是每份食品可食用部分所含的对应营养素含量。
第三列营养素参考值(NRV%),指各营养成分占每日需要量的百分比,以日推荐能量摄入量为千卡(千焦)的成年人为标准。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食品制造商没有单独标明糖含量,糖被整合到了碳水化合物含量中,这就方便了糖友在选择各类食品的时候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