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加皮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文化浙江middot中药篇
TUhjnbcbe - 2021/2/7 21:58:00

【春日桐君山

浙江的富春江与天目溪交汇处有一座小山。那里“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小山宛若浮在水面的一片翠玉,所以叫“浮玉山”。山上,高大连绵的桐树隐天蔽日,远远望去如同村落庐舍。

传说四千多年前,有位老人终日在山上采集草药,为民治病。有人问及姓名,他只是指指桐树。久而久之,人们便称他为“桐君”。

【桐君像

桐君是浙江人心目中的中华医药鼻祖。

【四君子汤谱“君臣佐使”四味药

【春江水

把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尊为中华医药的鼻祖,一直以来都有人心存异议。但是,这个发生在浙江的传说和发生在浙江的事实只是一步之遥。

【良渚文化遗址

四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重见天日时,浙江先祖采集的中药材也昭然于世了,它有机地把传说和事实结合了起来。

【“文明曙光”题字

赵朴初先生以为,“良渚文化”是中华的“文明曙光”。文明的含义是,浙江很早就懂得了在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面前,人是平等的,也是有所作为的。

【田野红日

所以,当“文明曙光”中的一缕属于了浙江中药时,它不仅恩泽了浙江的苍生黎民,也一视同仁地恩泽了历代心存异议的人们。

有谁还要计较桐君的身份,因此会显得并不那么理性了。

【分拣齐称

平心而论,其实浙江人是十分会“计较”的,在中药上,表现尤为突出。

在晋朝的葛洪眼里,浙江遍地都是中药。且不说一般郎中会用的矿物、动物、植物,就是井水、童溲、鸡蛋、头发也各有妙用。

【葛岭

所以有一天,他会在杭州北山上筑初阳台,盖“抱朴庐”。

【药店格斗板

浙江人却自以为,浙江中药似乎不少,但好药不多,虽有其形而无其实。

天赐地与的中药,因“道”与“地”不同,药效是大相径庭的。故而“凡用药必须择土地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

【铜石龙子

“石龙子”到处都有。著名的“辟瘟丹”就只能用杭州灵隐的“铜石龙子”。

【雁荡采药

清凉解*的中药有无数。雁荡的药农却要冒险攀岩,采集悬崖峭壁上的石斛。

【象山贝母种植

【天台白术

浙、湘、鄂、赣、闽、皖、川都出产白术。“医家白术重天台”。“道地”的白术倒产自浙江的天台、剡溪一带。

【各色中药

虽然,中药行内有一句戏言,叫“四川是地主,浙江是富农”,意思是说,浙江产的中药仅排在四川之后,位居全国第二。

但在戏言面前,计较的浙江人不敢去争第一,而是难得一次地表现得十分豁达。相对上万种的中药材,浙江甚至认为“道地”的,也不过是白术,白芍、白菊、麦冬、玄参、贝母、元胡、温郁金等区区“浙八味”。

【中药切片的刀功

其实,豁达与谦虚一样,是为有资格的人准备的美德。

浙江中药的豁达,离不开在采制上的考究。而“采办务真,修制务精”的考究,体现于锱铢必较的过程。结果,还是计较的做派为自己赢得了豁达的资格。

【雨伞行囊穿鞋关门

且不说本地没有的人参、麝香、豆蔻,就是本地盛产的桔皮、冰糖,尽管价廉,终究物美不及广东、福建,浙江人宁可千里迢迢赶到产地坐庄采办。

【挑拣

草药虽然量大,入库前还是必须要手工挑拣,不能混入一根杂草;

【晾晒

芳香性药材收干水份不能用火,必须在伏天晾晒,以免芳香挥发。

【剃须更衣

制作“辟瘟丹”的药工在动手制作前,必须集中住店,吃素剃须,沐浴更衣,严格保证个人清洁。

【手书“紫雪丹”药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南宋时由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局颁定的药剂手册。也是经两位浙江人裴宗元、陈师文为首编篡的。其中一剂“紫雪丹”是镇惊通窍的急救药,为了保证药效,制作时要用金银搅拌,以免其中一味药失效。

【金铲银锅

年前后,胡庆余堂照本修制,居然不惜血本,一次用了四两多*金,近四斤白银,打造了一副金铲银锅。

【药罐洗净束之高阁

“对症下药”好比是“有的放矢”。猎手无好箭,一切都妄然;行医无好药,有劲没处使。浙江许多好郎中,归根结蒂是有精制的好药,才使他们如虎添翼。

【义乌东朱乡谷潭渊朱丹溪墓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义乌人朱丹溪,30岁开始接触《局方》,后来居上,对症用药只需一帖,被四方八邻尊称“朱一帖”。

【《景岳全集》六十余卷

明朝的山阴人张景岳,虽厚积薄发,著作等身,终因把一味熟地用得出神入化,杏林同道称他为“张熟地”。

【野渡无人舟自横银壶金鐏写条幅

唐开元年间,烂醉如泥的李白沿新安江漏夜直下浙江严东关。鸡鸣时分,推开好友叔昭夷的家门。叔昭夷在李白面前摆了一壶用药浸的酒。李白呡了一口,路途的一丝倦意,不经意间荡然无存了。

“好酒啊!”于是,李白写下了:“色如榴花重,香比惠兰浓。”

【酒提粗瓷碗书小楷

明万历年间,风尘仆仆的李时珍沿新安江一路采药到严东关。掌灯时分,推开一户药农的家门。药农在李时珍的面前摆了一壶用酒浸的药。李时珍喝了几杯,浑身筋骨的酸疼,被荡涤得无影无踪了。

“好药啊!”于是,李时珍写下了“久服延年益寿,功难尽述。”

【倒酒

相距八百多年的“好酒”和“好药”,其实所指是同一的。然而,究竟是药浸的酒,还是酒浸的药,计较的浙江人恐怕也不想计较出个所以然,纵有一个“好”字,管他是“酒”是“药”。

【特写“严东关五加皮”字

今天,酒店和药店仍然都在堂而皇之地卖这种叫“严东关五加皮”的酒。

【搅拌发炮

砒霜剧*,浙江人敢把它入药,做成“龙虎丸”,用来平肝息风,治疗癫狂。

指甲虽贱,浙江人用老碱洗、沙泥炮,做成“锡类散”,用来治咽喉疼痛。

【岳坟秦桧像

历史上,南宋出了个又*又贱的奸臣,叫秦桧,可惜此人写得一手好字。秦府落成后,他自题了“余庆堂”三字。好字配贼巢,有点糟蹋了。

【胡雪岩照片

清同治年间,公元年,安徽绩溪人胡雪岩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国药号。

【对联“胡庆余堂国药号”的大字

这位冠头品顶戴、穿*马褂的“红顶商人”在店堂之上,用两副对联,把秦桧的手迹镶嵌在首尾。他还觉得意犹未尽,国药号也起名“庆余堂”。

【长廊幽深

胡雪岩是毫无顾忌的。他以为,“化腐朽为神奇”本是中药的看家本领。

从此,吴山脚下有了这座黛瓦白墙、漆门朱梁,透着几分古朴神秘的江南最大的中药店。

天下有两家半中药店。广州陈李济且算是半家,“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

【串铃游医同仁堂照片

当年,浙江有位姓乐的宁波人从明朝开始,走方串铃到清朝,在北京也开了家药店,叫“乐家老铺”。除了老北京,不太有人知道,“同仁堂”就是乐家老铺。

【“庆余堂”大门

合着杭州的“胡庆余堂”,天下的两家中药店:“同仁堂”、“庆余堂”,一家浙江开,一家开浙江。这,多少诠释了浙江和中药的内在渊源。

【“是乃仁术”匾

商人胡雪岩为什么在事业巅峰开一家药店?他没有说,谁也不知道。然而,他的所作所为不难看出,“商人之道”哪怕在商言商,也不可忘了仁义道德。

【香炉焚药

曾经工于心计,无所顾忌的胡雪岩在浙江“入乡随俗”,变得非常善于计较。

店堂之中有一只终年青烟缭绕的香炉。只要病家对药稍不满意,胡雪岩一概把药投入香炉,另配新药,决不计较。这是对病家的尊重。

【“真不二价”匾

香炉之上有一块“真不二价”匾。“真”,意味着药材地道,采制精到。如此好药,怎容得讨价还价,任人计较?这是对好药的尊重。

【“戒欺”匾

店堂反面的一墙之隔,有一块胡雪岩与自己较劲而不足于与外人道的“戒欺”匾,浙江四千多年中药辉煌的理由都囊刮其中了:

“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不易劣品弋取厚利,唯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浙江middot中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