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已经是一种意念的象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喝的是忧愁;葡萄美酒夜光杯,喝的是豪迈;劝君更尽一杯酒,喝的是情谊。酒是不仅是粮食酿造的结晶,也是时间在粮食上雕刻的结果,一天,六个月,三年,在漫长的时间年轮里,酒才显得弥足珍贵。但这又不是普通的白酒,当酒的醇香与药材的苦涩融为一体,形成另一种味道,这也是江南独有的味道。一味带你进入杭州建德,品尝悠悠药香中的五加皮酒。
点开这个视频,用10分钟去了解一个近年的秘密
五加皮酒
精选29味药食同源的本草,以安徽南五加皮为君药,协同荞麦(建德)、当归(甘肃)、玉竹(浙江)、栀子(江西)、砂仁(海南)、木香(广东)、枸杞子(宁夏)、肉桂(广西)、红曲米(福建)、丁香(广西)等道地药材,以古法提取本草能量,依君臣佐使、七情配伍的医理配制,历经一百多道工序秘酿,经特酿白酒浸泡后,添加糯米密酒、白糖、蜂蜜,采用独特的"九酝发酵,四度浸药"酿造工艺与千岛湖泉水精制而成。所得之致中和五加皮酒是不可多得的膳食养生佳酿。
▲浸泡:把高粱、玉米、糯米等五种粮食放在缸中浸泡一天左右。
▲蒸粮:把浸泡好的粮食放到蒸锅中蒸煮大概四小时,锅盖四周的水槽要灌水以用来隔离外界空气。
▲摊晾:把高温蒸煮好的粮食平摊晾凉。
▲拌曲:把酒曲均匀撒在摊开的粮食中间,以用来发酵。
▲入池:将摊开的粮食运送到发酵池内堆积,进行后发酵。
▲蒸馏:蒸馏出来的白酒要储存6个月以上才能作为五加皮酒的基酒。
▲挑拣药材:五加皮酒一共需要29味药材,主要的几味分别是五加皮、*参、当归、薄荷、砂仁、红曲玉竹和佛手。药材要先经过挑拣,选取合格的药材才能入酒浸泡。
▲药材浸泡:做好的基酒通过管道输入到药材浸泡车间,每一个浸泡池内浸泡的药材都是不一样的,中药头汁出缸需要1个月的时间,第二汁出缸需要20天,第三汁一般需要10天。
▲勾调:各类中药出汁后进行混合,再按照一定比例将基酒、蜜酒、药汁、糖、水进行搅拌勾调。
▲储存:勾调好的酒需要在暗中储存3-7天,进行过滤后再储存15天左右就可以灌装了。
致中和五加皮酒具有活血、抗寒、祛风湿、消疲解乏、添精补髓、补气神的保健养生功效,对风湿、关节炎、腰酸背疼、四肢乏力、手脚冰凉、睡眠不好、精神不佳均有良好的作用,男女皆宜、四时无忌。饮之舒畅开怀,能吸收最自然的营养成份,有助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可谓集酒类之醇美与滋补品之保健于一体。
致中和五加皮酒色如榴花,香比蕙兰,金*挂杯。入口醇厚甘甜,回味绵长,始喝稍有药味,慢慢品尝回味无穷。歌谣"色如榴花重,香比蕙兰浓,甘醇醉太白,益寿显神功"就是几百年前人们对它的最高赞誉。
年,致中和五加皮获得新加坡南洋商品赛会金质奖后,举世闻名,开始享誉世界。
李时珍曾评赞五加皮酒:“五加皮酒,能去一切风湿瘘痹,壮筋骨,填精髓,顺气化痰,久服延年益寿,功难尽述。”饮之舒畅开怀,能吸收最自然的营养成份,有助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可谓集酒类之醇美与滋补品之保健于一体。
一些国外行内人士更把“英国威士忌,法国波尔多葡萄酒,俄罗斯伏特加,中国五加皮”并成为世界四大区域特色名酒。以后又陆续获得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银质奖、年西湖国际博览会优质奖……先后获得国内外大奖二十余项。
品牌历史
公元年即清乾隆二十八年,安徽药商朱仰懋来到建德,对当地土制的五加皮酒进行精心研究后,选优汰劣,集百家之长,设坊批量生产五加皮酒,并取《中庸》一书中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之意为事业抱负,以"致中和"为店号,严格配方,精心酿制,创制出了远近闻名的致中和五加皮酒。年,"致中和五加皮"因其酒色如榴花,酒香如蕙兰,入口醇厚甘甜,金*挂杯品等特色被行内人士推崇为世界四大区域特色名酒。至此,致中和五加皮酒誉满海内外。
浙江致中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坐落在山清水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千岛湖畔,是我国保健酒行业三巨头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五加皮生产企业,是保健酒行业中唯一同时拥有中华老字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的企业,并拥有体现中庸文化的品牌。
品牌文化根源
《四书》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四书》即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儒家的思想,从知识分子的角度,主要表现于礼通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的《中庸》为孔子的孙子孔仍所著,实为中华文化海洋中浓缩的精华。"致中和"三字即是源自《中庸》一书。
《中庸》第一章开篇曰:"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其意为:人的情绪未表露出来时称为中(此时内心虚静淡然,不偏不倚),表露出来符合自然常理、社会法度(此时中正和谐),称为和。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人共行的原则。达到中和者,天地各在其位生生不息,万物各得其所成长发育。
致,推而极之也。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自戒惧而约之,以至于至静之中无少偏倚,而其守不失,则极其中而天地位焉;自谨独而精之,以至于应物之处无少差谬,而无适然,则极其和而万物育矣。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矣。这与《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意相通。自然者,方可源远流长。
《中庸》又有云:"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
天理赋予人而形成品德称为性,遵循本性自然发展的原则而行动就是道,圣人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于民众就是教。因此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盖宇宙之变化,社会之发展,万物之孕育,人生之成长,皆合此三境也:致远、中正、和谐。
典故
五加南北各有别,南北均祛风湿邪。
南加壮骨寿三百,北加虽*医衰竭。
祖传手艺致中和,公主佳婢酒一绝。
五加皮入药已有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记载:“五叶交加者良,入药系用其根皮,故五加皮。”《巴蜀异物志》称为“文章草”,且诗云:“文章做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又云:“五加者,五车星之精也。”即言:“青精入茎则有东方之精,白气入节则有西方之津,赤气入花则有南方之光,黑精入根则有北方之粘,*烟入皮则有戊己之灵。”所谓“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可知医家、养生家无不称许。
说起“致中和五加皮酒”、历史上流传一段佳话:在很久以前,浙江西部严州府东关镇(今建德境内)的新安江畔住着一个叫致中和的青年,他为人忠厚,并有一手祖传造酒手艺。有一天,东海龙王的五公主佳婢来到人间,爱上了淳朴勤劳的致中和,后结为伉俪,仍以营酒为主。五公主见当地老百姓多患有风湿病,她建议致中和酿造一种既能健身又有治病的酒来。五公主佳婢提出利用乌龙山珍珠泉的水,酿制美味的仙酒。五公主让致中和按她的方法酿造,并按一定的比例投放中药。在投放中药时,五公主唱出一首歌:"一味当归补心血,去瘀化湿用妾*。甘松醒脾能除恶,散滞和胃广木香。薄荷性凉清头目,木瓜舒络精神爽。独活山楂镇湿邪,风寒顽痹屈能张。五加树皮有奇香,滋补肝肾筋骨壮,调和诸药添甘草,桂枝玉竹不能忘。凑足地支十二数,增增减减皆妙方。"原来这歌中含有十二种中药,便是五加皮酒的配方。五公主为了避嫌,将酒取名"致中和五加皮酒"。此酒问世后,黎民百姓,达官贵人纷至沓来,捧碗品尝,酒香扑鼻,人人赞不绝口,于是生意越做越兴隆。由于该地属严州府东关镇,后又有人称之为“严东关五加皮酒”。此酒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并经久不衰。五加皮酒有舒解疲劳的功能和祛风湿强腰膝的作用,善治筋骨拘挛,手足麻木,关节酸痛,腰疼腿软等证,酒味甘香可口,且无药味,无病之人常服可健骨强身,益寿延年。近几年来,据有关科研工作者鉴定,五加皮酒天天喝一杯,能预防胆结石,能抗癌,并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因而享有“健康食品”的美称。
陶弘景(公元~年)说:“五加皮,煮根茎酿酒饮,益人。”古代医家认为,很多中药均可浸酒,“惟独五加皮与酒相合,且味美”,“其气与酒相宜,酒得之其味较佳也”,“添酒补脑,久服延年益寿,功难尽述”,“昔张子声、杨延和、王叔牙、于世彦等,皆服五加皮酒,不绝房室,得寿三百岁,有子二十人”。取南
五加皮,以粗长、皮厚、气香、无木心者为佳,洗净后煎汁,和曲酿酒,或切碎袋盛浸酒服。
五加皮在我国医用和养生中深得重用,如《桂香室杂记》赞诗曰:
白发童颜叟,山前逐骝骅。
问翁何所得,常服五加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