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三保本溪中,由于敌大军逼近,解放军四纵决定紧急撤离。
四纵副司令胡奇才正组织部队撤退,突然发现一员战将坐在城门上,不慌不忙地仰起脖来,对着军用水壶痛饮。
敌人已经很近了,枪弹像刮风般从长空中掠过,连喊杀声都清晰可辨。
“那是谁,找死吗?”
胡奇才跳上城门,仔细一看,原来竟然是第11旅旅长李福泽。
李福泽何许人?他本是山东昌邑县人,家境富裕,是典型的富二代。他于年9月考入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他不仅是大学生,而且是复旦大学的高才生。这还算不得奇!他会读书,却天生一副好汉本性。年参加革命,区区几年就当上八路军团长。他于全面抗战开始时投军,到抗战结束时已是八路军旅长。
李福泽转战南北,与众不同的是,随身却带着一个酒壶,宛如李逵、张飞一般,战况一急,他就要咕噜咕噜地痛饮喝个半醉,仗却越打越好!有一次,他带着八路军一个营连续攻下敌十八个山头!
这一次,在敌军围困万千重的状态下,大军撤离,他竟又掏壶痛饮!李福泽豪气干云,胡奇才见状却大为生气:
“你在干什么?”
“喝酒,副司令!”李福泽气定情闲地回答。
“部队呢?”
“撤退完毕!”
“伤员呢?”
“全部带走!”
“枪、炮?”
“一样没丢,副司令!”
胡奇才终于点了点头。“轰——”,这时敌人一发炮弹打在城门下,轰然炸开了城墙,火光熊熊。
“走吧!”胡奇才说,忍不住又问他一句话:“你喝什么酒?”
“五加皮!”李福泽把剩下的半壶酒摇一摇,递过去。胡奇才摆摆手说:“走吧!”
李福泽便同胡奇才一起撤离而去。
三保本溪战斗后,胡奇才升任四纵司令员,到职后第一件事,便是推荐李福泽担任四纵参谋长(纵队相当于军)。结果,李福泽连升几级,从旅长跃为军级指挥员。
李福泽一个大学生出身的儒将,为何反如许世友等工农出身的将领那般如此嗜酒?
其实,这是有“历史缘故”的。
李福泽的父亲是山东烟台一带有名的大资本家,著名的青岛啤酒厂、张裕葡萄酒厂都有他的股份。张府从来不缺酒,人人把酒当水喝,李福泽从小便养成喝酒痛饮的习惯,且一直改不了。所以,军旅生涯,军情如火,他都少不了一壶酒。
年,李福泽被授予少将军衔,为为数不多的八路军出身的开国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