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加皮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俗人俗事第二十三章
TUhjnbcbe - 2023/8/26 19:24:00

‘人活一张脸’这句话,不知道从那朝那代开始流传的?可以肯定,在楚霸王自刎乌江以前,这句话就以盛传。

‘人活一张脸’这句话,传承至今,精简成了‘面子’两个字。人这一辈子,告别童年以后,余生就被‘面子’这两个字,死死的束缚着。

又近年关,胡小伟终于攒够了创业所需的资金。他带着‘有颜见江东父老’的喜悦心情,踏上了归途。

归途中,胡小伟观山水,无画意;对星月,无诗情。脑子里,满是一些俗不可耐的想法。

胡小伟有些暗自得意的想:自己回去开张营业以后,肯定能招来身边人赞许的目光。在家方圆几里以内,自己可是第一个回乡创业的年轻人啊!自己可以给家人增光了;自己有脸面对陈芳的爸爸了;终于可以和十分想念的她相见了……。

因为‘做给别人看’,是胡小伟回乡创业的主要动机。所以,创业路上会遇到哪些难题?创业最后会不会成功?胡小伟很少去想。

因为急切想‘做给别人看’,胡小伟回到家乡的小城后,没有马上回家,而是猴急的开始创业行动。

胡小伟花半天的时间,在一处价格合适,地段不合适的地方,租好了店铺。剩下的半天时间,他一站式买齐了设备、工具。

因为猴急,胡小伟疏于考虑。像地段不好,会影响成败这么重要的问题,他忽略了;像货比三家这样的常识,他也忘了。该花的钱他没花,该省的钱他没省……。

胡小伟把他创业的草台子,搭了个雏形后,便搁置一边了。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回阔别将近四年的家,见四年里日夜牵挂的人。

胡小伟在外四年里,没买过什么像样衣服。今天,他一狠心,花一百三十块,买了一套西装。花了六十块,买了他此生拥有的第一双皮鞋。他第一次走进,看起来比较高档的理发店,花以往可理三次头发的钱,理了个流行的天王头。

接下来,胡小伟又采买东西。他给胡老汉买了一瓶好酒,几样水果,一套略上档次的衣服,一双摸起来很舒适的鞋;给当初借自己路费的陈有福,买了一条好烟。因为陈芳的关系,又加买了一瓶好酒,并给陈妈妈也买了一份营养品。

最后,胡小伟给陈芳准备礼物。给陈芳送什么礼物,胡小伟颇伤脑筋:送太贵重的吧!自己的实力还不允许;买些玩的或吃的吧!又太俗。有两样有品味,价格也合适的,又太过传情达意,还不到送的时候……。纠结来纠结去,胡小伟最后买了一套精装版《红楼梦》,和一支高档书法笔。

买完礼物后,胡小伟因想到:离乡四年了,回去后,首先要到爷爷奶奶和母亲的坟上祭拜一下,给他们报个平安。他(她)们在天有灵,肯定时时牵挂着自己。胡小伟便又买了三份香烛和冥币。

买好东西,胡小伟来到车站,乘上了回乡的汽车。

当汽车驶入胡小伟以往时常活动的范围以后。他的心情更加的兴奋起来。

他看山水田园,赏心悦目:听谷中鸟鸣,悦耳动听;见野老稚童,慈祥可爱;望蓝天白云,明洁可亲。

胡小伟观赏之余,发现家乡有了些变化:有些稻田,改成了种茶叶;有几处的土坯房,不见了,原地建起了二层小楼;通往某几个村庄的小径,扩建成了简易的公路。公路上,偶尔驶过几辆崭新的摩托车。

胡小伟回到*牵梦绕的家乡,映入眼帘的一段河流,一片林地,一个山洞甚至几块石头,都能马上勾起他好多的回忆:在那段河流里,自己游泳呛过水;在那片林地里,和几个好友野过炊;在那个山洞里,去寻过几次宝;在那几块石头上,与人月夜对坐谈过心……。

汽车到站,胡小伟没在镇上停留,一径直往家走去。

胡小伟肩扛手提,却行走如飞。离家还剩五里的路程,家后的山岭清晰可见了;离家还剩三里的路程,房前屋后的樟、竹、枫、桂,清晰可见了;离家还有二里的路程,樟、竹、枫、桂间,鱼鳞似的瓦舍清晰可见了……。

胡小伟走得入了迷,他身后有人喊他三遍,他才反应过来。

胡小伟回头看,是吴老二在喊自己。只听吴老二说:“啧啧,小伟你在外面发了大财呀!大模大样的,喊你几声都不应人。”

胡小伟听后忙回答:“吴二哥,对不起!对不起!刚才走了下神,确实没听见。吴二哥你在这里做什么?”

吴老二回答:“我本来在上面山里捆柴,因看见是你回来了。心想几年没见到你这小子了,巴巴地跑下来,想和你说说话。没想到,你这小子,在外面发了财,眼里没有我这吴二哥了,喊你几遍,你才回头,哈哈!”

胡小伟听完,忙放下手里的东西,掏出烟来,抽出一支,递给吴老二,并说:“吴二哥,我那有发什么财,我在外面,勉强混了个没饿肚子。”

吴老二接过胡小伟递给的香烟,又上下扫了一遍胡小伟,才笑说:“看你穿的,这笔挺的西装,油光锃亮的皮鞋,还说没发财?你不用隐瞒,吴二哥我暂时不找你借钱,哈哈!”

听完吴老二的话,胡小伟怪不好意思,赶紧转移话题,问吴老二:“吴二哥,你一直都在家里吗?没出去打工啊!”

吴老二笑答:“我啊!去年跟他们到江苏去过一趟。去了个把月,我就回来了。”

胡小伟听后问:“怎么只去个把月就回来了?”

吴老二回答:“我啊!是因为受不了那个屌老板的气。他一个月才给我开那么一点工资,整天却把我像孙子一呼来喝去,我才懒得尿他呢!就回来了。再说,我这个人,在外面不死家乡。虽说不牵挂婆娘,但是老想念娃儿。”

胡小伟听后,笑说:“吴二哥,你回来,受不了老板的气是假,想姚萍嫂是真,对吧?哈哈!”

吴老二听了,假装正经地笑说:“你个毛头小子,那晓得什么想不想的。你到外面去,学坏了啊!”

胡小伟一笑,顺嘴又问了吴老二一句:“吴二哥,你那时候去的江苏那里?做的什么事?”

吴老二听胡小伟又问,闲聊的兴致更浓了,索性一屁股,在小路边的草坎上坐了下来,并招呼胡小伟说:“小伟,站着腿酸,你坐下来,咱们慢慢聊。几年没见了,好好唠会儿。”

胡小伟只好放下东西,和吴老二继续聊天。

胡小伟本想找件东西垫着,隔下尘土,再坐下来。又怕吴二哥笑自己做作,也就一屁股直接坐在了草坎上……。

抽了三回烟,闲聊了近一个钟头,胡小伟才和吴老二告别。

还有几百米,胡小伟就到家了。碰巧,又遇到干完活,回家去的李菊英。胡小伟和李菊英,又闲话了十多分钟……。

胡小伟和李菊英的闲话声,惊动了胡老汉。胡小伟回到家门口的时候,胡老汉笑盈盈地,以站在大门口等待着。

“爸,我回来了。”胡小伟对胡老汉说完这句话后,心里好像释放了什么东西,心中瞬间觉得好轻盈。

胡老汉很亲切回答:“嗯,回来了,进屋吧!”

进屋后,胡老汉问胡小伟:“小伟,你是喝白开水?还是喝茶?”说完就要去倒来。

胡小伟听了心里一惊,想到:从来都是父亲呼唤自己给他倒茶,今天怎么会……?

胡小伟觉得好别扭。自己几年没回来,和父亲疏远了。父亲把自己当成了,远方来的客人。

胡小伟忙阻止胡老汉,说:“爸,您坐着歇歇。难道我回来了,还要您来伺候?我自己去倒。”

胡老汉听罢一笑,说:“那你就自己去倒。绿色水瓶里,是我昨天烧的开水,你倒红色水瓶里的。红色水瓶里的开水,是我早上才烧的,新鲜些。”

胡小伟听后,说:“爸,我不喝开水,我要喝凉水。我在外面,好想喝咱屋里的井水。外面的井水,硬是没有咱屋里的好喝。”

胡小伟说完,就往厨房里的石水缸走去。

胡老汉忙制止,说:“小伟,你先别喝。那缸里的水,是我昨天挑的,不新鲜。你要喝,我去给你挑点新鲜的回来。”

胡老汉说完,就去拿挑水的扁担。

胡小伟忙阻止,说:“您昨天才挑的水,怎么不新鲜?我就喝这水。爸,您别把我当客人招呼,行吗?”

胡老汉听了一笑,回答:“我要把你当客,把你当爬爬客。”

胡小伟听后,开心地笑了。自己和父亲之间的那种疏远,慢慢的在消失。

胡小伟拿起水瓢,掀开水缸盖,舀起一瓢家乡水,咕嘟咕嘟一口气,喝下去大半瓢。

胡小伟喝完水,来到胡老汉跟前,把给胡老汉买的礼物,一样一样的奉上。

胡老汉笑眯了眼,嘴里却说:“你看你个闺儿子,买这些东西做什么?像衣服,你大哥去年回来,给我买了一套,你小哥也给我寄过一回,屋里的旧衣服也还多,我那里穿的完?像这酒,买这样贵的做什么?你有心,随便把那便宜的苞谷酒,打两斤就行了,不晓得节约……”

胡老汉这样说,胡小伟听了心里觉得惭愧。这几样微不足道的东西,哪能弥补这几年对父亲的疏远。

胡老汉欢欢喜喜把东西收好后,就忙活起来给胡小伟做饭。胡老汉翻箱倒柜,把平日里舍不得吃的,都寻了出来。

胡小伟制止,胡老汉也不听。

胡小伟在一旁打下手,心中感慨:回到家的感觉,真好……!

胡小伟回到家后,着实没有闲过。或是去探望长辈,或是陪来访的四邻闲谈,或是去溪、涧、山、岭转转,或是彻夜和胡老汉唠家长里短……。

胡小伟在家悠哉悠哉地玩了三天,才回到小城,去做他该做的事。

胡小伟收拾住的地方、清理店面、接电线、装插座、调试电动工具。去物流点,取托运的铁花配件。去钢材市场,买所需的方管、扁铁及一些七零八碎的东西,忙了两三天。

忙完这些,胡小伟发现招牌还没做。更重要的是:招牌上要留联系电话,自己却连通讯工具都还没有。

自安东尼奥·穆齐发明电话,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一百多年过去了,电话由碳粉话筒、人工交换板、程控电话交换机……等一代又一代的更新,发展到现在,以是用移动电话的时代。

而胡小伟是个,与时代脱节一百多年的人。他如今还在用古老的书信方式,与人联系。

胡小伟想:如今开门做起了生意,没有通讯工具,肯定不行。装部座机吧!不怎么实用。买个BB机吧!以不大流行。看来只有买部移动电话——手机了。可买部手机,最便宜的都要一千多块。

胡小伟最后退而求其次,花三百五十块钱,买了部旧手机。

……。

等胡小伟把创业的各项事宜准备就绪,他兜里的余额,只剩下曾预想的一半了。

胡小伟感慨:真是花钱如流水啊!

胡小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着生意上门了。

可三五天过去了,胡小伟的店铺里,除了偶尔进来些,没见过铁艺的闲人进来看稀奇,真可谓门可罗雀。

对于每个来到店里的人,胡小伟都热情地迎接,详细的解说,最后失望地送走……。

今天,都过了中午,胡小伟仍没接到一笔生意。不过,胡小伟的心情,却像接到了一桩大生意那样高兴。因为,他早上接到了一惊喜的电话。

胡小伟把店铺里收拾得整整齐齐,打扫得干干净净。时不时的,他走出店铺,四处张望,等待给他打电话的那个人到来。

一个又一个的陌生人,从店铺前经过。一辆又一辆的汽车,驶过了又返回。胡小伟还不见来人出现,焦急的想:是不是来人找不到地方?

胡小伟按手机上的来电显示,打电话过去询问。是一个陌生人接的,因为那是一部公用电话。

又过去了数分数秒,胡小伟再次出去张望的时候,终于,一个窈窕而又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来往的行人里,被胡小伟一眼看见。

胡小伟快步迎了上去。对方正在搜寻的目光,也发现了胡小伟,便微笑着止住了步。

胡小伟走到来人跟前,克制住激动,装作平静,用微笑掩住狂喜,才说:“陈芳,你来啦!我还担心你找不到地方呢!”

陈芳面带微笑,看了胡小伟几十秒之久后,才说话:“你也太小看人了,好歹我在这城里,也呆了好几年了。你又把地址告诉的那么详细,我要是还找不到这里,你岂不把大牙都要笑掉了。”

胡小伟忙说:“你借我个胆,我也不敢笑话你。”

陈芳诘问:“哼!你曾经笑话过我的次数,还少吗?”

胡小伟憨笑着挠挠头,回答:“小时候的旧账,翻它做什么?”

陈芳笑说:“这些旧账,我要给你记一辈子。以后有新帐了,和旧账一起算。”

陈芳说完,马上后悔自己说的话有点露骨,脸微红着又说:“小伟,你就准备把我挡在这里,站着和我叙旧吗?”

胡小伟笑答:“你看我欢喜的,都乱了方寸,都不会招待客人了,哈哈!快,里边请。”

胡小伟把陈芳迎进了店铺里,忙用事先特地准备好的杯子,给陈芳沏茶。

陈芳进了店铺以后,仔细地欣赏起胡小伟做的每一件铁艺展品。陈芳因为没接触过铁艺,所以她对胡小伟做的这些略显粗糙的展品,赞不绝口,说:“小伟,你做的这些东西,太有艺术性了,真好看。”

胡小伟一边沏茶一边惭愧的回答:“如果和我师傅他们做的一比,我这个差了好几个等级。”

陈芳听了,鼓励胡小伟说:“好技术都是练出来的,你以后做得多了,技术自然就会达到,你师傅他们那样的水平。”

胡小伟点点头,把以沏好的茶端给陈芳。

陈芳柔情地看了一眼胡小伟,接过茶来。

两个人各自坐下,继续聊些别的闲话……。

照理讲,胡小伟和陈芳,久别重逢,该有许多心里话要说。可两个人嘴里说的,偏偏不是心里想的。胡小伟是因为和陈有福那个约定,忍住不说。陈芳是因为矜持,不好意思先说。

两个人左一搭右一搭地,不觉聊到了晚饭时间。胡小伟暗心欢喜:一下午,没有一个客户或是闲人进来打扰。

对面餐馆里炒菜飘来的香味,提醒胡小伟:该安排晚饭了。胡小伟站起来对陈芳说:“枯坐了一下午,你肯定饿了吧?你想吃什么?我去对面餐馆点菜。”

陈芳回答说:“我还不觉得饿。你要是饿了,我们就去随便吃点。你平时都在餐馆吃饭吗?”

胡小伟回答:“不是,我平时都是回住处自己做。”

陈芳听了,说:“那你去餐馆点什么菜,我们就去你的住处,自己做了吃。”

胡小伟笑说:“那怎么行?我又没准备什么菜,屋里就剩一把面条了。怎么说也是久别重逢,我不能只用一碗面条来招待你呀!”

陈芳听完,体贴的回道:“面条怎么不能招待我?我又不是那挑肥拣瘦的大小姐。小伟,你才开始创业。我看你那些工具,好像都还没用过几回,估计你都还在吃老本,我怎么忍心让你破费?我们今天就吃面条,好吗?等你将来赚到钱了,你再请我吃满汉全席。”

胡小伟还要坚持去点菜,就对陈芳说:“我就去点几个,你爱吃的家常小菜。你放心,一餐吃不穷的。”

胡小伟说完,就要出门而去。

陈芳立马生气了,说:“你去点吧!点了你自己吃,我回去了。”

陈芳说完,起身就要走。胡小伟只好止住了步,忙说:“听你的,听你的,我们就自己煮面条吃。”

陈芳这才嫣然一笑,说:“这还差不多。”

胡小伟锁好店铺,领着陈芳到了他厨卧一体的出租屋。

胡小伟抹灶生火、切姜捣蒜、刷锅煮汤。

陈芳在一旁和胡小伟闲话,并顺手把胡小伟屋子里,几样凌乱的东西,整齐归类。

陈芳见胡小伟的床头,放着几本文学典籍。她翻看了几页后,笑说:“小伟,你看书还是这样认真啊!书里到处都是圈圈点点,写满了笔记。你现在从商了,该多看些商业方面的书。”

胡小伟回答:“那一类的书,我也买过几本看过。基本上都属于纸上谈兵,读起来如同嚼蜡,又不能怡人性情,我早不看了。”

陈芳听后,说:“我建议你还是多看看,看了多少能学到一些经验。”

胡小伟笑答:“赚钱的经验,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书里的那些经验,多半都是作者凭空想象,或是道听途说得来的,写出来赚些稿费而已。”

陈芳撇了一眼胡小伟,反驳说:“你不喜欢看这方面的书,也别把这方面的书,贬的一无是处。我就看过几本,里面写到的那些成功人士的创业经验,还是可以借鉴的。”

听陈芳说完,胡小伟笑道:“成功人士,是不会把他有价值的经验公之于众的。他们分享的那些经验,无非就是想告诉世人:他的成功来得多不容易,他有多能吃苦,他是多么聪明,他是多有远见。”

陈芳装作生气道:“懒得和你说了,你总是有话诡辩。”

胡小伟笑答:“我们别再辩了,面条以煮好了,安慰五脏庙是要紧。”

胡小伟说完,给陈芳盛来一碗面条,上面卧着两个鸡蛋。

陈芳接过后,笑说:“你不是说只有面条了吗?这不是还有鸡蛋吗?”

胡小伟回答说:“上次回家,老爸硬让我带来的。吃的就剩最后两个了,算你有口福,哈哈。”

陈芳撒谎说:“我正在减肥,不能吃鸡蛋。”

陈芳说完后,把两个鸡蛋,夹到了胡小伟的碗里。

胡小伟信以为真,风卷残云。

胡小伟和陈芳吃完面条后,又闲谈了一会儿。见时间不早了,陈芳说要回学校。

胡小伟也不便再挽留,就说:“我送你去公交车站吧。”胡小伟说完后,把给陈芳准备的礼物,从箱子里拿了出来,递给陈芳,并说:“我在外面混了四年,也没什么收获。这份小小的礼物,请你笑纳。”

陈芳不但没接礼物,反而责备胡小伟说:“你又没挣到大钱,给我买什么礼物?你应该把钱攒着,做生意上的周转。”

胡小伟笑答:“买都买了,也退不回去了。你就收下我这份小小的心意吧!”

陈芳岂能真的拒收?又责备了胡小伟几句之后,陈芳把礼物接在了手里。略看了看,双手捧入怀中……。

胡小伟送陈芳回去的路上,两个人说说笑笑,有讲不完的话。到了公交车站,见车久久不来。陈芳提议说:“在这儿傻等也没意思,要不你送我到下一站去乘坐。估计我们走到下一站,公交车也就追上我们了。”

胡小伟当然求之不得。

胡小伟和陈芳,还没走到下一站,公交车却提前过去了。两个人说笑着,又往下下站走去。

就这样,两个人走过了一站又一站,都快走到了陈芳的学校。

当看见学校的时候,胡小伟突然问:“陈芳,你的高考成绩,不是可以上更好的师范大学吗?后来怎么选择了,这所没有名气的学校?”

陈芳调皮地一笑,回答:“我胆子小,不敢一个人去遥远的地方上学。在家门口上学多好,受了委屈,可以随时跑回家,扑进妈妈怀里哭,哈哈。”

胡小伟听罢,说:“我不信,你做此选择,肯定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陈芳快走了几步,犹豫了一会儿,才说:“或许是我这个人,没有伟大的人生理想吧!我觉得就在本地上学,就在亲人的身边上学,挺好。小伟,听到你决定回来创业那天,我好开心。我们终于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了,不用像之前那样,几年不相见。”

胡小伟听后,有所感、有所悟,情感迸发,口开欲言。

陈芳却制止了,说:“小伟,有话下次见面再说吧!不早了,你快回去吧!”

胡小伟点点头,说:“好吧!还有几步,把你送到校门外,我就回去。”

陈芳笑说:“几步就不劳你再送了,你快回吧!晚了可就没公交车了。”

胡小伟笑答:“看你进了校门,我就回。赶公交车,也不在乎这几分钟。”

陈芳知道胡小伟是倔脾气,就笑着往校门内走去……。

直到陈芳的背影消失不见,胡小伟才转身而回。

陈芳进了校门后,隐藏在暗处,直看到胡小伟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才回寝室去……。

1
查看完整版本: 俗人俗事第二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