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加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区别是什么二者有什么 [复制链接]

1#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其实都是属于抗血的小板药物,都被推荐用来进行动脉粥样硬化性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以及二级的预防,在一般情况下面,阿司匹林是首选的药物,有些情况下可以选择氯吡格雷或者是二者进行合用。

但是如果真的要说起二者之间的区别,我们大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看一下。

1、二者的分子机构以及对自身血小板的作用位点不相同:

阿司匹林又叫做乙酰水杨酸,属于非甾体类抗炎的镇痛药,它发挥抗血小板作用时,其作用作用原理是阿司匹林通过与环氧化酶COX-1的活性部位结合发生不可逆的乙酰化,

导致COX失活,阻断了血栓烷素A2(TXA2)的形成;由于血栓烷素是起到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因此抑制了血小板的聚集。

氯吡格雷则是选择性地抑制腺苷二磷酸(ADP)与其血小板受体的结合,抑制ADP介导的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2、二者的体内代谢途径不同:

阿司匹林主要在自身小肠吸收,口服1-2小时后或许就可达血药浓度的高峰,半衰期是15-20小时左右,大部分的药物都是从尿液排出;

氯吡格雷口服之后,需要经过肝脏的氧化以及水解之后,或许才可以形成具有抗血小板作用的活性物。服药后1小时左右或许可达血药浓度的高峰,半衰期为8小时左右,大约50%由尿液排出,约46%由粪便排出。

3、二者的应用适应症之间还是有一些差别:

二个药物都可以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以及二级预防,但是,通常情况之下都是首先推荐阿司匹林,因为它的循证医学证据相对比较多,尽管这两年它的预防作用已经受到挑战,但是对于高心脑血管病风险和已经有心脑血管病的预防作用仍然没有被推翻。

在不能应用阿司匹林的情况下,可以服用氯吡格雷来对高心脑血管病风险的人进行一级或者是二级预防。高危的脑梗病人,氯吡格雷的预防效果可能优于阿司匹林,这个需要更多的数据来支持。

4、二者的副作用也不完全相同:

虽然二者主要的副作用都是出血风险,但是不过由于二者都是不同的作用的机理和化学的结构,所以它们的副作用也不同。

有的人会对阿司匹林过敏,有胃溃疡、胃出血病史更是要慎用,有痛风、哮喘有尽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18岁以下要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免发生瑞氏综合征。

我们先来说一下氯吡格雷的不良反应:

A、常见:血管水肿、鼻出血、胃肠道出血、淤伤、腹部不适、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

B、不常见:血小板减少、头痛头晕、眼出血、胃溃疡、便秘、皮疹、血尿等症状。

氯吡格雷禁用:对严重肝损、活动性消化性溃疡、颅内出血以及对氯吡格雷过敏患者禁用。所以,并不是说氯吡格雷副作用小,更重要的是,除非需要双保险的时候要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

现在我们再来说一下阿司匹林的应用及副作用:

阿司匹林是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的基础用药,不但用于冠心病、脑梗死、支架术后、搭桥术后等等,还用于高危因素的人都预防。

最常见的就是胃肠道的症状,口服阿司匹林可直接剌激胃黏膜引起上腹不适,甚至消化道出血或者是肾毒性、血液系统损害、过敏反应等症状。

以上就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区别,所以说无论是哪一个药,患者是不是需要进行使用,到底需要用哪一个,这都一定要在相关医生的指导之下进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