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加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一 [复制链接]

1#

  

利水

渗湿药

  

  

凡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水湿内停病证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主要用治水肿、小便不利、泄泻、痰饮、淋证、*疸、湿疮、带下、湿温等水湿所致的各种病证。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利水渗湿药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利尿、抗病原体、利胆、保肝、降压、抗肿瘤等作用。部分药物还有降血糖、降血脂及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根据利水渗湿药药性及功效主治差异,分为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和利湿退*药三类。

本篇介绍利水消肿药“祝(猪)福(茯)薏苡仁选择(泽)香加皮。”中的猪苓、泽泻、茯苓、薏苡仁。

——利水消肿药

复习

01

砂仁的功效是什么?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化湿开胃、温中止泻、理气安胎

02

豆蔻与砂仁的相同点是什么?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两者同为化湿药,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之功,常相须为用,用治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

正文

1

猪苓

  

  

功效:利水渗湿

药性:甘、淡、平。归肾、膀胱经。

药用部分: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

应用: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淋浊、带下。

用法用量:煎服,6~12g。

2

茯苓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

药性: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药用部分: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应用: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宁、惊悸失眠。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相同点:

两者皆甘淡性平,都能利水渗湿,对于水肿、小便不利、淋证等水湿内停者,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1.猪苓仅有利水渗湿之功,利水作用较茯苓强。

2.茯苓利中有补,能健脾补中、宁心安神,用于脾虚湿盛所致腹泻、便溏、食少等,以及失眠、健忘等。茯苓又为治痰要药。

猪苓·茯苓

的鉴别

薏苡仁

性质滑利,孕妇慎用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散结

药性: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药用部分: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

应用:水肿、脚气浮肿、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

用法用量:煎服,9~30g。清利湿热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相同点:

两者均归脾经,都能利水渗湿健脾,对于脾虚湿盛之证,常相须应用。

不同点:

1.薏苡仁性凉能除痹、排脓、解*散结,对于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为常用。

2.茯苓性平和缓,为利水渗湿之要药,其利水渗湿、健脾之力较薏苡仁较强,对于水肿,无论寒热虚实,均可配伍使用。取其利水健脾之功,常用治痰饮病眩晕、心悸、咳嗽等,为治痰饮病之要药,又有宁心作用,常用治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

薏苡仁·茯苓

的鉴别

泽泻

  

  

功效: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

药性: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药用部分: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

应用: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遗精;高脂血症。

用法用量:煎服,6~10g。

往期·推荐

祛风湿热药(一)

祛风湿热药(二)

祛风湿热药(三)

祛风湿强筋骨药(一)

祛风湿强筋骨药(二)

-THEEND-

  

  

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