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知道“荸荠”一词,是读汪曾祺的《受戒》:“秋天过去了,地净场光,荸荠的叶子枯了,——荸荠的笔直的小葱一样的圆叶子里是一格一格的,用手一捋,哔哔地响,小英子最爱捋着玩,——荸荠藏在烂泥里。赤了脚,在凉浸浸滑滑溜的泥里踩着,——哎,一个硬疙瘩!伸手下去,一个红紫红紫的荸荠。”我小时候吃过藕粉和菱角,却没有见过荸荠,汪老笔下的荸荠带着江南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很是神往。
前段时间翻植物志,正好翻到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莎草科荸荠属,荸荠为此属标志物种,系多年生水生草本,叶状茎丛生,直立,管状,浓绿色,有节,看上去像葱,故温州话称荸荠为“荸荠葱”。潮汕地区一带称为“钱葱”,叶状茎跟葱很相似,荸荠像个圆的铜钱,所以讨了这么一个口彩。
荸荠
荸荠的叶状茎
匍匐茎向地下抽生,细长,先端膨大为球茎,球茎扁圆形,表面平滑,有环节3-5圈,老熟后呈深栗色或枣红色,周作人《关于荸荠》一文中说:“荸荠自然最好是生吃,嫩的皮色黑中带红,漆器中有一种名叫荸荠红的颜色,正比得恰好,这种荸荠吃起来顶好,说它怎么甜并不见得,但自有特殊的质朴新鲜的味道,与浓厚的珍果是别一路的。”现在南京、杭州等地还给深赤褐色叫作“荸荠色”,老式家具多用此色,显得典雅厚重。
荸荠
荸荠扁圆的外形恰似奔马之蹄,故南方也常常称之为“马蹄”。它和蒲草一样长于水中,四川、重庆人又称它为“蒲丘”。又因其不仅形状像栗子,就连性味、成分、功用等都与栗子相似,所以又称为“地栗”。它那竖着的几瓣尖芽,如鸟喙般噘起,尽显其活泼、俏皮的形态,周作人在一首小诗里形容新年时女孩子的可爱模样,“小辫朝天红线扎,分明一只小荸荠”,小孩子与荸荠的样貌一起活泼起来了。
周作人诗,丰子恺画
削去薄薄的外皮,荸荠的肉质却是洁白细嫩,江南人称“荸荠白”。当年迷倒郁达夫的杭州美女王映霞,就有“荸荠白”的雅号,当可想见其人肌肤之白嫩。
荸荠食药两宜,果蔬两吃,入药有清热止渴、利湿化痰、降血压之功,用于治疗热病伤津烦渴、咽喉肿痛、口腔炎、高血压、湿热*疸、小便不利、肺热咳嗽等。其质嫩多汁,可生津止渴,对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荸荠作水果,可以生吃,那种淡淡的脆甜,那种甜丝丝的清香,如江南水乡的风景,显得很有韵致。
风干荸荠
吃不完的可筐悬于风檐间,以待其干,做成风干荸荠,皮皱易剥,味更甘美(用*县话说就是“困一困”,风干栗子也是这样的)。鲁迅先生就特别喜欢吃风干荸荠,萧红在回忆文章里写到:“墙上拉着一条绳子或者是铁丝,就在那上边系了小提盒、铁丝笼之类。风干荸荠就盛在铁丝笼,扯着的那铁丝几乎被压断了在弯弯着。一推开藏书室的窗子,窗子外边还挂着一筐风干荸荠。‘吃吧,多得很,风干的,格外甜。’许先生说。”或许是因为果肉含丰富的膳食纤维的缘故吧,生吃时嚼到最后,总有干干的一点残渣含在嘴里,须慢慢地咽下去。荸荠还可以煮熟吃。煮熟的荸荠虽形色不变,原本难削的皮却变得很容易剥去,其肉也不再是雪白,而是像蜜渍了一样润*,有些粉糯,塞在嘴里甘甜挂齿,毫无一点渣滓。
荸荠炒虾仁
荸荠栗子饭
荸荠还可作菜,荸荠炒肉片、荸荠炒虾仁、荸荠炒鸡丁、荸荠炒冬笋,都是江南应时的菜品。用荸荠代替藕,做成的炸荸荠夹,口感更脆嫩,味道更清淡。
马蹄排骨汤
炖排骨时也可加入荸荠,汤里会有淡淡的一点甜香。
狮子头
扬州狮子头好吃,秘诀就是软肉里掺了荸荠丁,绵软肥厚的肉糜,与清脆甜香的荸荠相遇,中和了油腻,又滋长了肉香。糖水马蹄、糖渍马蹄作为餐后甜点,高端大气上档次。
甘蔗马蹄茅根水
马蹄银耳汤
竹蔗茅根马蹄水
荸荠和甘蔗同煮,就是广东人用作甜汤的甘蔗马蹄水,清火生津。荸荠单独煮水,广东人称为马蹄水,是广东糖水的一种。
马蹄糕。其色茶*、晶莹,外表依附着一层蜜糖
荸荠也可制成粉,用马蹄粉拌和糖水上锅蒸制,做成马蹄糕,颤巍巍半透明的样子,还带一点琥珀色,软、滑、韧,带着一股荸荠特有的香甜。
踏花归去马蹄香
削皮的荸荠堆在小碟上,淋一勺稠粘的糖桂花,可作餐后水果,也可作茶点,有妙人名之曰“踏花归去马蹄香”。雪白的马蹄肉,金*的糖桂花,菜看着养眼,名字起得也好,这才是真正的意境菜,不是生凑硬努出来的,为了这句诗,怎么也得来一盘吧?
荸荠古称“凫茈(fúcí)”,《尔雅》:“芍,凫茈。”郭璞注:“生下田,苗似龙须而细,根如指头黑色,黑色,可食。”《本草纲目·果部》“乌芋”条:“乌芋,其根如芋,而色乌也。凫喜食之,故《尔雅》名凫茈,后遂论为凫茨,又讹为荸荠,盖切韵凫、荸同一字母,音相近也。”“凫”就是野鸭子,李时珍认为“荸荠”即由“凫茈”音讹而来(今人语言学家郑张尚芳认为,从“凫”到“荸”的音变,可能受到江淮官话的影响),又说“凫茈生浅水田中。其苗三四月出土,一茎直上,无枝叶,状如龙须。肥田栽者,粗近葱蒲,高二三尺。其根白蒻,秋后结颗,大如山楂、栗子,而脐有聚毛,累累下生入泥底。野生者黑而小,食之多滓;种出者紫而大,食之多毛。吴人以沃田种之,三月下种,霜后苗枯,冬春掘收为果,生食、煮食皆良。”从其描述情况看,确为荸荠无疑。古人因为缺乏科学的分类学知识,往往只根据外形和颜色起名,很容易造成混乱。
慈姑(茨菰)
荸荠慈姑
历史上乌芋时而指荸荠,时而指同属单子叶植物的泽泻科的茨菰(李时珍改为“慈姑”,认为“慈姑一根岁生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诸子,故以名之,作茨菰者,非矣”),时而将二者混在一起。汪曾祺在《咸菜茨菰汤》一文中写道:“我小时候对茨菰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民国二十年,我们家乡闹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只有茨菰却丰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菰,而且是不去茨菰的嘴子的,真难吃。”
荸荠和茨菰都是生于水中,样子都有点像芋头,还都长有尖嘴,所以不但古人常将它们弄混,就是现在也有很多人搞不清二者的分别。民国齐如山在《华北的农村》一书中指明辨析要点:“荸荠与茨菰更不同,茨菰形圆而尖如桃,色白,不能生吃,煮熟如芋,且稍带苦味;荸荠形圆而扁,有如人之肚脐,故肚脐亦名荸脐。”而且这段文字还引出了“荸荠”一词的另一个来源,即肚脐。这种说法从历史文献中也能找到蛛丝马迹,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十八“乌芋”条:“今人谓之葧脐,皮厚色黑肉硬白者谓之猪葧脐,皮薄色泽淡紫肉软者谓之羊葧脐。”“猪葧脐”即平脐荸荠,肉质较粗,渣多,淀粉含量高,较耐贮藏,适合煮着吃,也可以做马蹄粉,有的地方称为“旱蹄”;“羊葧脐”即凹脐荸荠,水分充足,肉质呈半透明状,味甜,渣少,适合生食,有的地方称为“水蹄”。而成书晚于《本草纲目》二十年的梅膺祚所作《字汇》(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印行),则在“荠”字条下特别提示:“今人以此字作葧脐,字误。”也就是说,明代“荸荠”的“荠”规范写法还是写作“脐”的,但民间已经有人写作“荠”了,所以字书说是错误的。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卷三十一“葧脐”条载:“葧脐,《尔雅》‘芍’‘凫茨’,即此,诸家多误以为乌芋。宋《图经》所述形状,正是今葧脐。”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芍”条:“今人谓之葧脐,即凫茈之转语。”可见清代“荸荠”也写作“葧脐”。从宋到清,几百年的时间里荸荠的“荠”一直写作“脐”,且“荠”读jì,只有在荸荠一词中才读qí,读音与中古反切不合,读的其实是“脐”字的音。这说明因为荸荠是植物,为符合汉字造字规律,才用草字头的“荠”代替了肉月旁的“脐”。可能在古人看来,荸荠的匍匐茎像脐带一样连着膨大的球茎,球茎看起来也形似鼓凸的肚脐,故“荸荠”一词确是由肚脐变化而来的。
在古代,肚脐称为“脖脐”,《玉篇·肉部》:“脖胦,胅脐也。”《集韵·没韵》:“脖胦,齐也。”“齐”即脐,“胅”就是凸的意思,《山海经·海外南经》:“其为人结胸。”郭璞注:“臆前胅出如人结喉也。”“结胸”就是鸡胸,胸部像喉结一样凸出。故“脖脐”指的是脐突,即突起的肚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之五“京瓦伎艺”条列举“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提到“张臻妙、温奴哥、真个强、没勃脐、小掉刀”等擅长“筋骨上索杂手伎”。“没勃脐”应是艺人的绰号,“勃脐”就是“脖脐”,《广韵》:“脖,蒲没切,音勃。胦脐。”二者发音相同,又都是“孛”表声兼表义,从“孛”取义的字都有兴、盛之义,表现为向上,故两者可以互换,这也从侧面说明,“脖”“勃”的单字意义在词语里并不重要,只是表示突起的状态,所以直到清代“脐”字没变,而“脖”字已换了几换。《本草衍义》把荸荠写作“葧脐”(“葧”亦是蒲没切),也只是给“勃”加上草字头,代表指的是植物而已。到了元代,“脖”字有了分化,元马致远《马丹阳三度任风子》第一折:“恰便于似饿狼般撞入肥羊圈,乞儿般闹了悲田院。吃的来眼又睁,撑的来气又喘,都是些猪脖脐狗奶子乔亲眷,都坐满一圆圈。”“猪脖脐”即猪肚脐。元关汉卿《单刀会》:“青龙偃月刀,九九八十一斤,脖子裹着一下,那里寻*文来?”这里“脖”指的是头与躯干连接部分,在此之前,这一部位是用“项”或“颈”来表示的,如西汉的“强项令”董宣,就是以不向权贵低头而得名的。再如引颈就戮,意为伸着脖子从容就义。此外,长颈鹿就是长脖鹿,口语中说的“脖颈(gěng)儿”,“脖”与“颈”是同义联合,有人写作“脖梗儿”,是错的。既然将荸荠称为“脖脐”“勃脐”,为了加以区分,除了将荸荠写作“葧脐”,在称人的肚脐时,会加上“肚”字,称为“肚脖脐”“肚勃脐”,叫着叫着就省成了“肚脐”,由“脖脐”到“肚脖脐”再到“肚脐”,很多方言都经历过这种变化。而“脖脐”“勃脐”改为“荸荠”后,读音也发生了变化,读为bíqi。
但方言的发展并不均衡,有些方言仍保留古称,据《山东省志·方言志》,山东方言中肚脐分别写作“部脐”和“髀脐”,济南以及胶南、诸城、沂水、潍坊、临朐、寿光、宁津、章丘、博山、泰安、新泰等地叫“部脐”,牟平、烟台、荣成、莱州、青岛、利津、无棣等地则叫“髀脐”,也有写作“闭脐”的。清郝懿行《尔雅义疏》:“芍,凫茈。生下田,苗似龙须而细,根如指头,黑色可食。《说文》:‘芍,凫茈也。’《齐民要术》引樊光曰:‘泽草,可食也。’《后汉书》云:‘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茈而食。’注引《续汉书》作‘符訾’,同声假借字也。《本草衍义》作‘葧脐’,今呼‘蒲荠’,亦呼‘必齐’,并语声之转也。”称“脖”“勃”为“部”,其实很简单,很多地方的人都称马勃为“马布”。称“脖”“勃”为“髀”或“闭”,原因则有点复杂,以*县话为例,*县话没有“bo”音,一般读作“be”,轻声变韵,一般情况下,“e”读作“u”,“老婆”“秧歌”“马勃”都是这样读的,但也有例外情况,“e”读作“i”,如“邻舍”“割舍”“即墨”均作如是读。所以*县话读“脖脐”“勃脐”之“脖”“勃”为bí,读如鼻。*县话更为复杂的地方,是“脐”字并不读qí,而是读[hou],读如秋、抽。经过查找资料,淮北人读荸荠为“荸丘”,“荠”或“脐”读如丘(四川、重庆人读为“蒲丘”,其首字发音不同,“荠”则同样读作丘),但在*县话里,qiu发两种音,一种是秋,一种是丘、球、囚,*县话“肚脐”读如鼻秋,又称“肚脖脐”“脖脐眼儿”。淮北为江淮官话区,*县话的读音与江淮官话还是有一些关系的。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玉螺科的扁玉螺,喜生浅海细沙区,背腹扁而宽,脐孔大而深,看上去有点像人的肚脐,所以潮汕地区称之为“肚脐螺”,也有的地方称为“海脐子”,*县话叫作“海脖脐”,
扁玉螺
大的可以用高压锅压烂了蘸蒜泥吃,软糯鲜香,小的多是酱炒着吃,在不会造成误解的情况下,可以直称“脖脐”,比如:给我来一盘酱脖脐;从海里摸上来嘞脖脐直接咬开生吃,艮揪揪嘞,比*蛤要好吃嘞多。
补记:上文所引元杂剧《马丹阳三度任风子》里有一句戏词,“都是些猪脖脐狗奶子乔亲眷”,应是当时的俗语。这让我想到*县话在形容一个人长得歪瓜裂枣时,会说“长嘞个猪鼻儿狗奶儿样儿”,我一直奇怪,猪鼻子怎么会与狗奶子联系在一起。汉语一些词语的构成,讲究对称,在用到人体部位入词时,多采用相邻近的部位,起到复沓的效果,如贼眉鼠眼、*头*脑、唇亡齿寒、唇枪舌剑、*模头蛤蟆眼、眍瞜鼻儿凹瞜眼等。猪鼻子与狗奶子风马牛不相及,用在这里有点突兀,*县话里的这句俗语当是由“猪脖脐狗奶子”化用而来,猪脖脐和狗奶子都在下垂的腹部,位置比较接近,放在一起就合理多了。“猪脖脐”*县话读如“猪鼻秋”,后因合音或是读讹了,就读作“猪鼻儿”。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